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近日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联邦教育部对其展开的联邦资金调查是”非法的”。该调查涉及哈佛大学接受的约90亿美元联邦拨款和合同资金,并威胁称若哈佛不配合审查,可能切断其联邦资助。
争议焦点:
- 言论自由与学术自主权:哈佛认为,政府的要求(包括审查师生观点、限制特定群体影响力)侵犯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学术自由,并超越《教育法修正案第六条》(Title VI)的法定权限。
- 政治干预学术:哈佛代理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在公开信中称,政府的真实意图并非解决反犹主义,而是试图直接控制哈佛的教学与研究,包括课程设置、人事任命和研究方向。
- 经济威胁:联邦资助对哈佛科研至关重要,若政府终止合作,可能影响医学、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
哈佛的立场:
- 拒绝签署政府提出的”合规协议”,认为其违宪且越权。
- 强调校方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反犹问题,但不会接受政府以资金要挟干预学术自由。
- 诉讼旨在阻止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私立大学施加”意识形态管控”。
此案可能成为美国高校与联邦政府关系的重要判例。若哈佛胜诉,将强化大学的学术自主权;若政府占上风,则可能为更多针对高校的联邦审查铺路。
自上任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高等教育体系发起了一系列攻势,包括:
- 威胁削减联邦拨款,迫使高校在财政压力下调整政策;
- 打压推行“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EI)”政策的学校,指责其助长“左翼意识形态”;
- 提议解散联邦教育部,进一步削弱政府对教育的监管。
这些举措在美国教育界引发强烈震荡:多所高校被迫暂停招聘、削减预算,甚至调整课程设置。与此同时,哈佛大学专家学者纷纷发声力挺校方决定,学术界的抗议浪潮持续升温。
- 哈佛法学院法学教授:“哈佛大学绝不放弃独立治校权,亦不让渡宪法赋予之权利。”——哈佛校方最新声明
- 哈佛商学院教授:“今日以哈佛为荣。前路虽艰,亦不足惧。岂容霸凌得逞?岂可牺牲原则?”
- 《纽约时报》全国新闻记者:“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及其哈佛分会的法律诉讼紧随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而来。”

国际学生遭殃:签证突遭撤销,校园恐慌蔓延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政策不仅影响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还波及国际学生。近期,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报告,部分国际学生的签证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被撤销,导致校园陷入混乱。
据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统计,近期至少有500起国际学生签证被撤销的案例。许多受影响的学生面临被迫离境、学业中断的困境,进一步加剧美国高等教育的不稳定性。
后续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之战
哈佛的诉讼可能成为美国高校与联邦政府关系的关键判例。若哈佛胜诉,将强化大学的学术自主权,遏制政治干预;若政府占上风,则可能为更多针对高校的审查铺路,甚至改变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已导致:
- 高校财政紧缩,研究项目受阻;
- 学者外流,削弱美国学术竞争力;
- 国际学生减少,影响高校多元化和全球影响力。
这场冲突不仅是法律之争,更是美国高等教育价值观与政治权力的终极较量。其结果将深远影响未来几十年美国乃至全球的学术生态。
就近期美国教育政策的最新动态,我们将持续跟踪关注,为留美家庭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分析和规划建议。欢迎参考丽格以往相关分析文章,获取更多背景信息与实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