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的Emma家庭作为和丽格理念一致,长期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在2024年秋季的申请中,与丽格团队协作,在丽格的指导下做了寄宿美初K-9,走读学校K-12,寄宿美高8-12的三种不同的升学策略,并最终获得了这三种申请策略中多所顶私学校录取,其中包括前十寄宿美高Groton School 8年级录取,被称为耶鲁后花园的走读Hopkins School 7年级录取以及非常知名的寄宿美初Fay School的8年级录取!
那么Emma同学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吸引到这些全美TOP的学校?他们的申请策略和申请过程又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Emma爸爸的秘诀分享!
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何我们要提前申请?
Emma目前是在上海市浦东区一所双语学校读7年级,我们之前的计划是让她八升九去读美高,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最终我们还是提前一年启动了申请。
首先,我们目前所在的双语学校虽然是上海挺不错的学校,但学校一方面很注重国际化理念,拥有很丰富的活动,一方面又要兼顾国内教育,应对中考,所以学校课程设置很多,六年级和七年级每年都有15门功课,包括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世界历史、世界地理、自然、中国科学、英语科学、数学、语文,西班牙语和二外以及体育、音乐等等,孩子们学业压力还是挺大的。而且每位老师都很认真,都会留作业,Emma每周的作业量很大,导致她非常忙碌。六年级之后,她运动、阅读和自由思考的时间是明显减少的。
去年,她6年级暑假的时候,她参加了Andover的夏校,然后她就非常喜欢那里紧张有序的生活。她在夏校期间,每天有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也有晚自习,从吃穿住行,到学习和交友,个个方面都适应得很好,玩得很开心。从夏校回来后,Emma就自己提出了说想早一点去美国读书,态度还挺坚决,这让当时的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但我们马上也就开始寻找顾问机构了。
接触到丽格是因为之前就在网上听过Lily老师的讲座,觉得她的分享特别好,而且我们认识的其他家庭也用过丽格,反馈非常不错。Emma暑期在上夏校的时候,我们也在波士顿,由于不确定八年级申请是不是很难,这么晚启动是否合适,但还是决定和Lily老师聊一聊。Lily老师的话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聊完之后,我们豁然开朗,她说虽然时间方面比较赶,8年级申请寄宿美初或者美高的难度也不低,但她认为Emma英语很好,也有自己的特点特色,尤其是孩子自己有意愿,独立能力也强,完全可以试一试。我们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从9月份开始了整个的申请过程。
三种申请路线并进 多管齐下满满收获
决定了要提前申请,丽格老师就针对我们的情况来做策略,因为我们要申请的是8年级,学术和运动想要一起兼顾,如果申请不到特别顶尖的学校,就需要考虑8年级是不是一定要来读,情况比较特殊,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了几种不同的路线和类型的学校,申请程序是比较复杂的。Lily老师还开玩笑说,我们申请了这么多种类型,可以做一个典型案例了。
从我们择校的原则上,我们家长的期待是希望能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例如,所有申请的学校都有女子壁球队,而且水平都不错,孩子们也很友善。此外,这些学校都很重视戏剧教育,因为Emma特别喜欢音乐剧。这些选择完全是基于个人兴趣和适合程度,而不是功利地去追求排名,更何况最终的排名不一定反映学校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
最终,我们申请了一些著名的寄宿美初,比如Fay School;也申请了寄宿美高,如Groton School;还申请了难度较大的走读学校,如Hopkins School,也申请了罗德岛的优质学校The Wheeler School和Moses Brown School等,还有波士顿的一些走读等。 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丽格顾问也是反反复复的沟通,最终定下了校单。
虽然这个校单中有些学校风险性极高,比如 Fay的8年级,Groton的8年级都是相当难的,Hopkins每年在国内学生的录取上名额也是相当少的,但凭借着丽格团队的鼎力支持,孩子自身的努力,以及不可或缺的运气,我们整个申请过程都比较顺遂,最终这三个最难的录取我们都拿下了。在此要再次感谢丽格顾问老师们,她们非常专业,超级给力,对我们帮助很大。
不用“精心设计”只需做好自己
虽然启动过程非常匆忙,但我们找到Lily老师的团队,觉得非常幸运。我们与丽格团队的老师,不论是Lily老师、Jane老师还是团队其他顾问老师,沟通都非常顺畅。在刚开始申请的时候,我们了解到现在的顶尖学校申请竞争非常激烈。Emma没有音乐特长,虽然拉了三年半的小提琴,最终放弃了,音乐剧也因为最后一年太忙而没能坚持。我问Lily老师是否需要补上这些特长,Lily老师告诉我们不用,孩子不需要成为一个完美小孩,当前已经有的东西已经够了,只需要把已经在做的东西好好呈现出来就可以了,这点我觉得特别好。丽格没有给我们制造任何焦虑,也没有去刻意“包装高大上”的形象,建议我们专注已经有的东西,她们认为Emma各方面都不错,前期的很多准备就够用了,没有必要再去弄额外的东西。
Emma的体育是我们一直坚持的部分,曾担任篮球队队长,壁球也拿到世界级的名次,还在小学部担任了唯一的体育领导角色,并且是女生来做这个角色。她和男孩子打球从不认输,壁球虽然开始晚但后来居上,输了也不会气馁。此外,她对社会问题也很关心。这些原有的特点呈现出来,就很自然的勾勒出了她的形象。
文书方面,丽格顾问在Emma的辅导中,着眼于引导她去思考每一个问题,从思路和故事性方面让她真实而有趣的表达。在修改孩子文书的时候,她们也非常注意在给孩子提意见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Emma自己的表达风格和孩子真实的思想。丽格觉得文书的表达要和面试是相辅相成的,也是需要符合她这个年龄段的状态的,这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有时候过度包装反而会影响孩子的申请,所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我觉得丽格团队是做的非常好的。
在面试这个板块,其实我在面试前是比较焦虑的,总是觉得面试是不是应该准备的更充分一些,甚至考虑要不要把题目背下来。但丽格团队的每个老师都告诉我,最好的面试状态就是把面试当聊天,和招生官聊天,而不是背答案,而且无需紧张,做真实的自己就好。这让我女儿很开心,因为刚好聊天是我女儿相对擅长的,背东西是她不喜欢的。所以丽格顾问在面试这块主要就是帮助她适应与面试官的沟通,并挖掘了很多她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孩子和学校面试官聊起来也很愉快。从我们最终拿到offer的反馈来看,招生官们都提到了孩子在面试中提到的一些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论是她最喜欢的书,还是对女性平权的关心,都给招生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靠谱是丽格最大的亮点平和是最重要的基调
经过这次申请,有很多朋友问我丽格是什么特点,我郑重想过之后告诉他们,丽格最大的特点是“靠谱”,用英语说就是“solid”。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申请成功了,而是在整个合作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的。我们申请了六七个不同的申请系统,许多都很复杂,但丽格的团队非常严谨和专业,经验丰富,沉淀深厚。
顾问老师们在整个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有益的建议,帮助我们应对首次申请时的各种不熟悉和焦虑。从申请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都保持了平和的基调,没有焦虑、忙乱或混乱,一切都井然有序。顾问老师们节奏把控得非常好,时间安排合理,包括面试时间。比如1月初我们去英国参加青少年壁球世锦赛之前,所有申请工作都提前完成了。无论是准备材料还是准备面试,整个过程都给了我们一种信心,让我们和孩子都感到安心和信心十足。
尽管我们申请了不同类型的学校,但整个过程相对愉快,没有感到很大压力。申请结束后也没有那种“终于申请完解放了”的感觉。虽然孩子在过程中确实感到很累,但没有经历崩溃或焦虑的状况,与顾问老师们的沟通也非常顺畅,整个过程都很顺利。
而且在申请之前,我们一直以为要申请好学校,就需要按照所谓的普适标准,也就是孩子方方面面都要做到位的标准来考量孩子,总担心这个不行,那个也要。但是在申请过程中,丽格顾问没有给我们制作额外的压力,没有要求我们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完美小孩,反而是不断的给到孩子鼓励和赞赏,让我们和孩子有了更大的信心,在申请中的整体感受还是非常积极的。
我们也意识到,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孩子。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孩子确实在逐渐长大和成熟,我们应该更多地放手。申请的过程,她需要在学术课程,体育训练和申请事项中来分配时间,保持好的状态和成绩,她也都做到了。而且在申请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多轮疫情,孩子在面试期间生病得很重,包括在罗德岛面试时也身体不适,但都坚持下来了。我认为这些经历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带来了宝贵的成长和价值。
坚持践行长期主义 日久必能见真价值
关于给未来家庭们的建议,最近我也在思考长期主义教育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上,我们家庭和丽格高度重合。通过这次申请,我个人也真切的感受到,无论是优秀的美国初中还是高中,包括面试,他们看中的都是长期积累的特质,而不是短期培训出来的东西。在经验丰富的招生官面前,这些差异一眼就能看出来,我女儿的一些特点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是她的体育特点。体育特长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她从四岁开始练游泳,持续了大约五年,后来因为觉得游泳枯燥毅然决然放弃掉。从六岁开始练篮球,打了六七年,到现在依然是校队队长。她还练过击剑,之后又练习壁球。壁球打了不到三年,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国内的第一名、第二名,以及国际上的第一名第二名等。但她后来在壁球上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离不开之前游泳和篮球训练所打下的身体素质基础。这些都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这种长期积累的过程就是长期主义的体现。
其次是她的面试表达。她很喜欢与人交流和表达,这也是长期培养兴趣的结果。一般正常来讲,面试可能大约30分钟,但Emma的面试每次基本上都持续了50分钟。招生官常常在面试结束时对我说,聊得很开心,有时候还会开玩笑说她太能聊了,这让他们觉得很累。因此,后面的家长面谈时间常常很短。这个能力也是需要长期进行培养和提升的,而且不光是口语,孩子整个的思想深度,发音,人生经历,是否敢于表达,都是需要长期提升的。
再次就是她一直在坚持阅读。从她小的时候,我们就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她对阅读额兴趣,比如家长陪着读,或者给她寻找各种类型的书籍,家里随手可及的都是书。所以她现在虽然每天都很忙很累,但还是尽量会坚持阅读,所以她对事情的思考角度也会比同龄小孩更深刻一点,但这个同样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所以在我们家,阅读是很重要的,终身学习是很重要的。
这些都是我对长期主义的践行看法,也不是什么秘诀。搞体育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走向领奖台的路上都是泪水和汗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
不要期待过高,做教练型父母培养兴趣挖掘潜力非常重要
第二个我想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既要又要也要都要,培养兴趣挖掘潜力更重要, 因为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家长很容易对孩子有非常多的期待,但过多的期待孩子是很难承载的,我认为应该发掘孩子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东西。
家长们常说兴趣是最难把握的问题,我也同意。但正因为难把握,就更需要努力去寻找,一旦找到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效果会事半功倍。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画画,有些喜欢研究昆虫,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钻研数学,这些都非常好。没有必要比较兴趣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我女儿非常喜欢体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体育的热爱。我是一个超级体育迷,从小带她看各种体育比赛。虽然小时候我强迫她去游泳,但她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收获。当她游泳达到一定水平时,我们发现游泳并不一定适合她,尽管她游得不错,主要的是她自己不感兴趣了。后来我们又开始打篮球,因为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可以拼搏、配合、沟通,孩子愿意坚持,我们就一直支持她。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家长会想,到底要不要逼孩子去做体育,我觉得这个过程中,可能“度”是很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是不想吃苦的,尤其是当他们还小,看不到运动的价值的时候,不逼肯定不行,但是逼太狠也不行。我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去泰国集训游泳,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要去游两个小时,晚上也要游,每天要训练两三次,这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最终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你要告诉她去适应,包括有小伙伴也是如此,她就会越来越习惯如此,慢慢就接受了。而且有时候也不要太看那些功利的成功,还是要从孩子的身心健康角度出发。
孩子小时候需要家长的推动,但大一些后,家长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像Emma现在参与体育活动已经不是被迫的,而是因为她真正喜欢。她的兴趣和计划完全由她自己安排,我们已经完全不干涉了。
体育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人生也是如此。我认为家长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与他们沟通,并帮助他们发掘新的兴趣和潜力。家长不能强求孩子在学习、体育、乐器等各方面都表现出色。尽管有些孩子特别有天赋,但大多数孩子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往往牺牲了自己的独处和玩乐时间。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幸福,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能申请到哪个好的美高,而是能在过程中真正挖掘出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通过这些兴趣爱好发挥她的优良品质。通过长期的努力,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孩子们能够自然地找到适合他们的学校和专业,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并不是说排名靠前的学校就一定更好,而是孩子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并能在其中开心地度过高中生活。申请大学时,虽然不一定去名校,但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能够幸福、健康和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丽格顾问说
Emma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幽默、坚持、努力且有目标的学生。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她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在申请中Emma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平衡时间,作为运动员的Emma非常忙碌,每天上课、训练、比赛,还要抽时间进行文书写作、面试培训以及做school research。尽管如此,Emma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想要放弃,每次沟通讨论都非常积极,甚至从未迟到过一次。
在帮助Emma呈现材料时,我们对她的想法做了一些调整。Emma本人认为运动让她学会了坚持和不放弃,虽然这确实是很好的品质,但我们觉得还不足以展示Emma的全部特点。经过几次讨论后,我们和Emma达成一致,决定突出运动带给她的友谊、健康以及勇于冒险的精神,从而展现她从小到大的运动经历。
除了运动,Emma在其他方面也非常丰富。她非常喜欢拍摄和剪辑视频,拍的Vlog吸引了不少粉丝。Emma在这样的年纪就已经意识到女性平权,并且积极践行。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校内,只要有机会,她都会鼓励女生们意识到女性的力量和勇气,充满积极能量。
通过这些方面的展示,我们成功地呈现了Emma的多面性,让她在申请过程中脱颖而出,成功拿到难度极高的梦校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