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线上高中毕业,跨越三校,成功转学NYU工程学院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thumbnail
blog顶部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6 纽约大学
丽格学生档案

学生名字:Neo 同学
就读学校:迪恩学院(Dean College)
录取学校: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所有的努力都很值得。”收到NYU录取信的那一刻,Neo知道这场“折腾”的转学之旅迎来了圆满结局。

回首这段路,从选择线上高中加速学业,到在社区学院寻找方向,再到毅然决定转学,他最大的感悟是:清晰的规划比埋头努力更重要,而今天,我们用16个采访问题来分享Neo的转学故事,希望能激励每一个想转学的你:大胆去冲,结果会比你想象的更好!

自我介绍 & 学业背景

1. 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Neo,之前我在麻省的迪恩学院(Dean College)读大一和大二。25Fall我就要转去NYU Tandon读大三,专业是机械工程。

2. 你高中和大学的就读经历比较特别,可以介绍一下为什么你选择了这样一条快速完成学业的路径吗?

在香港读完10年级后,我特别想早点接触更国际化的环境,以及早一点开始读大学,所以选择用一个学期在线上完成高中课程拿到文凭。之后选择Dean College,是因为有认识的朋友就读过这个学校,觉得这里有很不错的支持环境,而且这位朋友后来也成功从Dean College转学去了很好的大学,所以我觉得我也可以选择这所学校来帮助自己过渡到美国大学体系。

3. 你在Dean College的主修是什么?课程强度如何?你对Dean的整体感受如何?

我主修的是General Science。课程强度适中。这里的老师们都很nice,同学氛围也很好,整体是个很温暖的地方。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2

为什么决定转学? 转学前后的心态变化

4. 是在什么契机下你决定要转学的?你最初的目标学校和专业方向是什么?

在Dean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越来越明确自己未来想深入学习航空航天工程。但Dean的理科课程设置以生物方向为主,物理课程很少,很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都没有。学校内部的科研资源几乎没有,加上学校在波士顿郊区小镇,找相关实习也比较困难。这些限制让我觉得需要到一个资源更丰富、工程学科更强的地方去。我的目标非常明确:转学到一所位于大城市的顶尖大学工学院,NYU Tandon一直在我愿望清单的顶端。

5. 在准备转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过犹豫或者动摇的时刻?那时候是怎么调节自己的?

肯定有犹豫的时候,尤其是在整理各种繁琐的申请材料的时候,以及等结果的时候,会感觉非常焦虑,会想“这么折腾值不值得”。但每次想到Dean确实无法提供我需要的课程和资源,想到去新的学校可以更接近我理想的大学生活,就会让我重新坚定起来。

6. 家庭对你转学这件事支持吗?他们有没有给你设定目标?

家人非常支持我转学,在需要他们帮忙准备某些申请材料的时候,都是第一时间去帮我解决。他们希望我能去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校,这些学校跟我自己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整个转学过程里家人是我很重要的助力。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3

申请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7. 顾问老师在选课方面有没有提供什么帮助?

顾问老师最核心的帮助之一就是选课规划。因为我的目标是转工程,对先修课有要求。老师会告诉我必须上完哪些先修课,我再根据老师的建议来选课。有一些课在Dean没有,比如Calculus-based Physics,老师告诉我必须补上,帮我确定了一所外校能够线上补修,而且确保课程内容符合申请学校的要求。

另外,修过的学分能转多少去新学校,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实在不想因为转学丢学分而延迟毕业。还好老师帮我规划的课程,全部成功转到NYU了。

8. 在选校方面,你们是怎么确定申请哪些学校和专业的?

选校花了不少时间讨论。因为我是和一个朋友一起准备转学,但我们专业方向不一样,对学校的需求也不 完全一样。顾问老师给我们出了很详细的表格,和我们开了很多次会来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了申请名单。

9. 文书写作对你来说挑战大吗?

我觉得文书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素材。刚开始面对文书题目,我会有一种“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的感觉,无从下笔。顾问老师帮助我列出了很具体的大纲,让我能很快速地整理出可以直接用到文书里的素材。另外因为我不太擅长写很故事性的东西,这部分老师有帮我修改很多,让文书读起来比较生动。

10.你申请时提到的主要活动/项目有哪些?它们对你的申请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的活动多数都跟航空航天相关,有一些团队和我个人的航模projects,也有我去相关的公司参观学习的活动,基本都以自主设计和制作为主。在Dean我有参与学生社团,也自己组织了一个Jazz Band。

顾问老师也帮我做了很好的活动梳理,主要是肯定了我在做的活动方向,鼓励我继续深入做我手上现有的projects,把它们做到最好,并详细记录过程和收获,并不建议我去做新的、不相关的活动。这让我能把精力集中在提升项目质量和申请准备上。

11.整个申请过程中,你觉得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又是怎么克服的?

准备各种申请材料是最麻烦的。因为我的高中和大学有很多所不同的学校,要交的成绩单就非常多。有些学校的流程很不完善,反应特别慢,要反复发邮件打电话,甚至亲自跑到学校去催。

另外推荐信的提交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授比较忙,要一直催才会提交。还有的教授不是很会用推荐信系统,一直交不上去。还好我们材料准备得比较早,加上顾问老师有帮助我核对检查,告诉我怎么处理每个材料的问题,最后还是有那么一两份材料是截止日期后一点才齐的。所以我的经验就是所有材料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越早越好。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5

录取结果与选择

12. NYU录取那一刻,你当时什么心情?有预期到吗?为什么选择NYU?

收到录取的时候非常兴奋。我知道NYU竞争比较激烈,等结果的阶段还是很忐忑的。当看到“Congratulations”的时候,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和顾问老师,感觉所有的努力都很值得,而且也没有犹豫马上交了Deposit。

选择NYU是因为它从各个方面都能满足我对大学的期待。首先它是一所众所周知很顶尖的大学,又在纽约这个世界级的大都市,有无数的实习、科研、行业活动的存在,再也不用担心在村里找不到机会了。而且录取的也是我最理想的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专业,可以让我为以后学习航空航天方向做准备。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4

回顾整个申请,对未来的期待

13. 如果你可以对一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不必犹豫,大胆去冲,结果会比你想象得更好。

14. 你觉得这段申请经历带给你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最大的成长是学会了更系统地规划、执行复杂的项目,以及在压力下保持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学申请本身就是一个大项目,中间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套独立的流程,要同步确保所有的事项都能顺利进展其实很不容易,让我有了更好的条理性、时间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

15.对于想申请转学的同学,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首先,要尽量早一点准备,提前确定好目标学校的要求,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其次是一定要保持好大学GPA,这个是转学成功的关键。最后就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尤其是材料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冷静下来一件件事情去处理就好。

16.最后,你觉得找顾问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找顾问帮助申请?

顾问可以帮你节约很多的时间,尤其是当你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上课、考试和课外活动上的时候,顾问可以让你不需要额外再分散太多精力在钻研申请上。而且遇到问题的时候,你知道有一个人可以让你随时提问和寻求帮助,可以减少一些压力。

我觉得适合找顾问的学生就是对申请流程不熟悉和时间精力有限的学生,这时一名好的顾问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我很开心能跟丽格的老师合作,他们很有经验也很专业,提前帮我做好了种种规划,能给我很多我之前完全没想到的指导。因为有顾问帮我把握方向,我只需要关注在我自己的部分就好了,遇到问题也有人可以沟通帮我解决,这样整个过程里我不需要有太多焦虑。最后能够申请到理想的学校,要非常感谢我的顾问在这个过程里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Ivy-talent-student-neo-2025-nyu-6 纽约大学

丽格顾问说

Neo的升学之路很不寻常。他的学业路径跨越了三所学校:第一所高中只读到10年级,之后通过网课拿到高中文凭,高中毕业后进入的大学也并非名校。这样非传统的履历让他和家长一开始对于转学申请总有些焦虑。虽然学生也很期待能够进入前三十院校,但总觉得有点遥不可及,所以他们最初的目标也只是前五十的美本院校。但在我们看来,背景复杂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出清晰可行的策略,并用内容扎实、有重点的材料去呈现学生的真实潜力。

Neo的申请还存在一个普遍认知中的“高风险”点:他申请的是工程学院。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的工程学院都比文理学院录取难度更高,因此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录取率会主动避开申请工学院。但在Neo的案例中,我们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勇于承担这部分挑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申请能力有信心,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以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为申请导向,而不是单纯追求录取结果的“好看”。

Neo希望未来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而本科阶段开设该专业的学校非常有限。为了解决选校困境,我们围绕“职业方向优先”的原则,为他综合规划了若干可拓展为航空航天职业路径的相关专业,如机械工程、应用物理等,并依此进行选校分层。最终,他不仅获得了NYU的录取,而且录取的专业方向也完全符合他的职业目标——这既满足了“学校好”,也没有牺牲“专业合适性”,这一点也是家长特别满意的地方。

在文书和材料准备方面,我们帮助Neo将他在过去几年中的STEM课程、暑期项目中的关键亮点有机整合,搭建起完整的学术动机和发展逻辑。我们特别强调他对该领域的热情、持续投入与主动探索精神,增加了许多技术细节,提升材料的真实性和学术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Neo的一位朋友也和Neo同步启动了申请,而且两个孩子希望能够进入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丽格也多次和两组家庭进行了选校上的沟通和协调,最终也帮这位学生一起申请到了纽约大学,可谓是皆大欢喜。

两位同学在拿到NYU录取后,第一时间就提交了定金。他们的选择不仅代表了他们个人的热爱,也代表了他们对这次申请结果的认可。从一开始的忐忑,到最后收获心仪专业 + 理想学校的双重结果,两组家庭都非常满意,而我们也非常自豪能够在这条复杂但值得的路上,与他们并肩走完。

文章目录